(2022.3.3-2022.3.9)经济要闻回顾

一、宏观经济

1、政府工作报告: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.5%左右;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,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.5%以内;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%左右;粮食产量保持在1.3万亿斤以上等。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,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,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。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,体现了主动作为,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。

2、国务院副总理韩正:要抓紧深化“双碳”重大问题研究,形成可操作的政策举措。要推进煤炭有序替代转型,算清煤炭供需的“大账”,合理规划煤电建设规模和布局,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发挥好煤炭在能源中的基础和兜底保障作用;要研究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,加快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,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发展;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,推动能耗“双控”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“双控”转变,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。

3、央行:2017年以来宏观杠杆率年均增长约4.8个百分点,比2012-2016年年均增幅低8.6个百分点。2017至2019年我国宏观杠杆率总体稳定在253%左右,初步实现稳杠杆目标。2020年疫情暴发后,杠杆率阶段性上升至280.2%。2021年回到272.5%;2017-2019年,企业部门杠杆率稳定在152.2%左右。疫情暴发后,企业部门杠杆率阶段性上升至161.7%,2021年有序恢复至153.7%;2015-2017年,政府部门经历了去杠杆,杠杆率合计下降2.8个百分点。2018-2019年,在稳杠杆政策指导下,政府部门杠杆率合计上升2.6个百分点。疫情以来,政府部门杠杆率增长较快,主要是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。2021年政府部门杠杆率为46.6%,两年平均增长4.0个百分点;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由2012年的33.8%上升至2021年的72.2%,这九年的年均增幅为4.3个百分点,且历年增幅波动不大。

4、央行:要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,发挥好宏观审慎管理着眼宏观、逆周期调节、防风险传染的功能。有序实施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,建立完善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与监管框架,依法依规开展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和监管,加强对产融结合的监测和规范,进一步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。

5、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:当前由于国际国内疫情还不稳定,加之一些其他方面的变化,经济需求表现出不是太强,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,增长都比较缓慢。所以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,这不是说简单地采取“大水漫灌”的办法,从而扩大货币政策的宽松度。财政也应发挥作用,增加结构性调整的具体措施。从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角度来说,我们希望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支持扩大消费,扩大投资。

二、金融市场

1、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:2021年,重点领域风险持续得到控制,宏观杠杆率下降大约8个百分点,金融体系内的资产扩张恢复到较低水平,再次回到了个位数。从2017年到2021年,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25万亿元,过去两年就压减11.5万亿元。处置不良资产约12万亿元,最近两年处置6万多亿元。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状况趋于改善,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。一批高风险企业和违法违规金融机构得到有序处置。P2P网贷机构全部停止运营,未兑付的借贷余额压降到了4900亿元。 

2、证监会原主席肖钢:实施全面注册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主板改革。沪深主板不同于科创板与创业板,涉及众多的存量上市公司和投资者,这些上市公司的规模相对要大一些,业务经营相对成熟,不少还属于传统行业。在主板实施注册制,要坚持稳字当头,稳中求进,既要体现注册制的要求,又要符合主板的特点。

3、证券时报:基金发行似乎仍未明显回温,业内透露,由于新基发行遇冷,持续营销已经成为了公募机构近期的工作重点;预计主题过于细化的产品比重或进一步下降,而持有期产品、固收+产品的比重则有所提升。此外,基金的发行节奏将有所放缓,相对于新发规模,机构会更加注重客户的数量指标。

4、央行:要加快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,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融资结构,更好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。要坚持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原则,持续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发展。联合有关部门继续推进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自查整改工作,持续保持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高压打击态势。

三、地产聚焦

1、政府工作报告: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探索新的发展模式,坚持租购并举,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,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,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,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,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。

2、工人日报:已经走过28个年头的商品房预售制度再次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。代表委员称,预售制下,很多开发主体完全依靠借贷和预售获得开发资金,变相鼓励了低水平恶性竞争;实行现房销售制度有助于从根本上降低开发商的财务杠杆,有效防范金融风险。

四、政府债务

中国经济网: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.65万亿元。强化绩效导向,坚持“资金跟着项目走”,合理扩大使用范围,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,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、新型基础设施、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。

五、研报精粹

国盛证券研究称:GDP增长目标5.5%左右,既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,也达到了市场预期的上限。“5%~5.5%”是各方对今年GDP目标增速的普遍预期,政府工作报告将目标最后定在了5.5%左右,达到预期的上限。报告也指出,这是“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,体现了主动作为,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”。此外,这一目标还有两大考量:一是稳就业、保民生、防风险的需要,按经验规律,GDP增长1个百分点大概拉动200万左右新增就业,而今年就业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,稳就业压力确实不小;二是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,这也和基于地方两会目标倒推的结果一致,31省市只有北京、天津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在5%以上,其余各省均是5.5%左右或更高。